“憨婆婆”造就家纺用粗布

  提起憨婆婆这个品牌,龙城百姓几乎无人不知,但问起憨婆婆姓甚名谁,恐怕很少有人知晓。起初,记者也不甚了解,只是隐约感觉应该是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但偶然相识后不禁为自己的猜测而汗颜。


  憨婆婆其实并不是婆婆,而是一位洒脱干练的年轻女士;憨婆婆其实也不憨,坐在办公室接受采访的她,思路清晰,对答如流,但又绝无女强人那种咄咄逼人的气势,而是显得从容随和,睿智中透着一种淡淡的质朴。


  她就是憨婆婆——年仅31岁的王爱琴,一个拥有500万资产的女强人。


  听王爱琴讲自己的创业故事,似乎有些平淡,不如期待中的那么曲折精彩。按照常人的思维,一个女性打拼天下,应该伴随着很多艰辛、泪水,回首起来,也颇多感慨。但王爱琴没有,可以说是一路平坦地走到了今天,顺理成章地成功打造了粗布行业濮阳自己的品牌。王爱琴在农村老家务过农,在濮阳一家报社打过工,在国企做过销售,也在花卉市场做过花卉养殖。一次次的工作变更不是因为能力不济,而是缘于她骨子里天生的不安分以及眼光的敏锐。“国家鼓励什么,社会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王爱琴说。当社会需要学历的时候,王爱琴一边打工,一边学习,取得了中专文凭,并一鼓作气取得了北京大学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证书;当国家鼓励职工自主创业的时候,王爱琴又果断地离开稳定的工作岗位,根据社会的需要做起了花卉养殖。当花卉市场趋于低迷的时候,她又瞅准粗布行业,在濮阳成立了憨婆婆粗布有限公司。对有头脑的人来说,商机无处不在,这句话在王爱琴身上得到很好的诠释。


  王爱琴的憨婆婆粗布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家纺用品开发、粗布批发、设计、制造和销售的大型家用纺织粗布企业。总投资500余万元,占地6000多平方米。用王爱琴自己的话来说,她的企业不是一夜成名,而是慢慢热起来的。而这种热度不是靠广告炒出来的,而是靠理念做出来的。今年3月份,憨婆婆粗布被濮阳市政府命名为“濮阳第三大产业文化”,凭着过硬的质量,憨婆婆拥有了10多家实力雄厚的特许加盟店,品牌影响力已经辐射到全国20多个城市。


  在华北地区,憨婆婆率先树起了粗布行业的品牌化、规范化的大旗。周边省市一些粗布市场上曾出现过抄袭憨婆婆设计的粗布,憨婆婆的批发和销售也曾一度出现过危机。然而,品牌可以被模仿,质量却永远无法被超越。随着消费者消费理念的日益成熟,憨婆婆粗布的品牌也逐渐在粗布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王爱琴说:“我们的价格比较高,但是我们的性价比也是最高的。我们用于加工的材料全是从优等棉花中挑选出来的,从纺线到织布全是在原始的木织机上手工加牵线配合现代化一梭一梭完成的,是纯天然的绿色环保产品,完全符合国家制订的行业标准。”


  创业,本来就是选择了一种自残的生活方式。每天都要进行心灵的革命,精神的折磨也不会停止一分钟。然而王爱琴却说,她每天都很快乐,也很充实,很少感到疲惫。真正心烦的时候,她就自己开车到郊外空旷的地方大哭一场,然后对着镜子笑笑,继续信心百倍地朝着自己的理想出发。


  与王爱琴接触,印象最深的就是她真诚的微笑和宽广的胸怀。也许这样一个富于挑战力的女孩,会让人想像成工于心计的样子。其实不然,王爱琴的脸上总是挂着真诚的微笑,她招聘的员工也大都是笑容可人的女孩。“发自内心的微笑是心态的超然和心胸的宽广。”她说,创业给她带来的最大收获是良好的心态,不生气也不发怒,能够平和地对待挫折。周围人觉得你性格好,和你在一起感觉舒服,你的人缘就会好,做事也事半功倍;如果别人认为跟你在一起有压力,合作就会不愉快。王爱琴也是这么做的,她的朋友遍布全国各地的各个行业,并且都是和王爱琴一样的性情中人,在她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会自发地伸出援助之手。王爱琴对公司的管理也是人性化的,但又有严格的制度做保障。她说:“这么大的一摊子我自己哪能管理完呢,我把任务交给各个部门的负责人。我们的制度在有形地约束着公司的每个成员,而我和他们的交情在无形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王爱琴的工作很忙,但是纺织厂厂长的爱人生病的时候,她全程安排。“给大姐安排了医院,找到最好的医生后我才离开。”她说,做领导不能盛气凌人,更不能跟下属有矛盾。在王爱琴的公司,每个员工干劲都很足,这或许就得益于王爱琴在制度和人性化管理的完美结合。


  尽管人性化的管理起了很大作用,但王爱琴对制度的执行却是很严格的。但是大家都知道,王爱琴绝对不是一个不好说话的人,只要真正需要她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她是从来不会推辞的。身为华龙区宋庆龄基金会主任的王爱琴利用宋庆龄基金会这个爱心机构,努力动员市内清华园、宝捷、汇腾、登星等各大企业共同从事慈善事业。而她个人则先后拿出十七万的资金资助了120余名贫困生和20多个贫困家庭。去年六一儿童节还一下子向贫困小学捐了两万余元的体育用品;去年七月,又拿出四万余元为孟轲乡辛田村的韩晓飞祖孙俩盖起了四间宽敞明亮的大瓦房。两年来,憨婆婆公司向国家缴纳税务达八万余元。王爱琴说,企业应该赚的钱每分都要赚回来,应该奉献给社会的丝毫不能吝啬,交给国家的一分也不能少。


  事业的高调和功利的低调是王爱琴成功的法宝。过去,对很多应得的荣誉,她能推则推,不是因为看轻这些荣誉,而是觉得晚些套上这些光环更有利于事业的发展。当她获得“省十大创业之星”和“市巾帼创业带头人”的时候,她说这些荣誉的取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领导的支持和激励;这些荣誉也不是给她王爱琴自己的,而是给公司的每个员工的,“我只是其中的一个普通代表。”王爱琴说。


  激情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王爱琴最大的愿望是在未来十年内建起一座28层的憨婆婆大厦,短期的任务是更好地打造憨婆婆这个品牌。但王爱琴知道,品牌的打造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不仅要有足够的耐心,还要有忍受阵痛的勇气。急功近利带来的只是一时的辉煌,她不希望自己的憨婆婆一跃冲天,而是渴望企业的蒸蒸日上,循序渐进地展翅高飞。她说:“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唧唧复唧唧,“农妇”当户织。今日,憨婆婆粗布凭借原始的手工纺织打造出自己的品牌;明日,执著的王爱琴将会依托雄厚的实力让龙乡这个粗布品牌唱响神州大地。

您也许感兴趣
家纺品牌
业界动态
创业指导
经营宝典
个人消费
家纺网   |   切换至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