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内的众多企业都期望着将自己的品牌打造成中国名牌、乃至世界名牌,占领高端市场,为此,都将价位定得高高的,好像价格高了,名牌的地位就树立起来了,就在高端市场站住脚了。
事实如何?大多数高价品牌,非但没有成为名牌,而是还挣扎在生存线上,没有现金流的支持,没有进入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平均利润并没有期望的那么高,也好像很少能碰上“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十年”的盛况,发展速度很慢。对于许多有前期资本积累的大企业,还可以支撑一段时间;对于那些霸王硬上弓的中小企业来说,则是进退两难。恰恰相反,那些在明确战略定位后,看准方向,聚合资源,一心一意铺网络、做销量的中小企业却快速成长起来了,价位慢慢提升起来,品牌知名度也造出来了,后续的就是进一步提升品牌附加价值了,因为有前期的资本滚动积累,做品牌规划、搞整合传播、请形象代言人、打广告都有实力了,切实可执行了,而不再是画饼充饥。
做名牌,思路没有问题,对于国内的许多企业来说,做中国名牌、乃至世界名牌都是迫在眉睫、箭在弦上的事情;问题是太多的企业对于名牌的认知还存在很大的误区,将名牌误读为高价!做名牌的第一动作就是调高价格!而丝毫不顾及自己有没有按照名牌的运作规律来办事,没有想到没有价值支撑的高价是违背价值定律的。
对于国内的中小企业来说,许多企业家最害怕听到品牌二字了,好像做品牌就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这也无可厚非,因为传统企业做品牌给人的印象就是烧钱,把中小企业主们给烧怕了。对于中小企业主来说,提升销量是最现实的,也是最迫切的,而销量的提升,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品牌知名度的提升,而提升销量的方法未必只有大投资、轰轰烈烈做广告这一条阳关路。只要善于把握行业机会,通过多元价值创新,照样可以快速提升销量,打造出名牌,获取充足的现金流,步入良性循环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