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第一,理由第二;结果提前,自我退后——一直以来,宝缦家纺员工都坚守着这样的工作作风。对于这句话,宝缦家纺质检部的刘荣荣有着深刻的理解,他在第三季读书分享中就《请给我结果》一书,做了精彩的分享。
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每做一件事都会追求结果,那作为员工怎样给公司提交满意的结果,怎样实现自己的价值呢?
首先得清楚得意识到完成任务≠结果。那什么是任务?什么是结果呢?书上举了个例子,说领导让小王去买书,小王先到了第一家书店,书店老板说:“刚卖完。”小王之后又去了第二家书店,营业员说已经去进货了,要隔几天才有;小王又去了第三家书店,这家书店根本没有这本书。小王只好回公司,告诉老板说:“跑了三家书店,快累死了,都没有,过几天我再去看看!”领导看着满头大汗的小王,欲言又止……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知道买书是任务,买到书是结果。小王有了苦劳,却没有功劳,因为他没有为领导提供结果。要知道公司需要的是结果,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满足于苦劳,满足于“我尽力了,做不到我也没办法”,那么公司靠什么生存?公司会因为员工很辛苦,但没有提供优质产品就付薪水给我们吗?当然不会!所以那些没有功劳只有苦劳的劳动是没有价值的,理应得不到肯定。我们在工作中不光要完成任务,更要负责的给出结果。
为了给出结果,我们要有结果心态。结果心态不是“想要”,而是“一定要”。刘荣荣表示自己在实验室工作,实验室的存在是为了正确检测面料的内在质量。其中有一项面料缩水率的测试,算是比较简单的,主要就是剪一块60*60cm的面料,在桌上放平,然后用打印尺在面料的经纬向各做三条分布均匀的平行线,再经过洗涤、烘箱烘干,最后测量得出缩水率。如此简单的测试,反反复复,测得的数据却总对不上,于是自己开始扪心自问,想不想要数据准确呢?想,不只是想要,而是一定要!如果测试数据总不准确,那实验室的存在就没有意义。最终自己查阅了标准,请教了学校的老师,在只改变单因子的条件下做了很多实验,最终得到了改进的方法,缩水率测试准确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我们还要学会正确面对失败。其实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后一蹶不振,我们只有从这些失败中总结经验,才能成长,才能迎接雨后彩虹。书中提到了著名的科学家爱迪生,他为了寻找灯丝,实验了数千中材料;为了自制一种新的蓄电池,失败了8000多次,他有句名言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其实汗水说的就是失败,没有失败就没有那辛劳的汗水,而1%灵感才是成功,无数的失败后只需要成功一次。
实践才能出真理,只有不断去做了才能找出问题,解决问题,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实验结果正是通过切切实实,反反复复的实验得出来的,只有拥有一种严谨的态度,一颗执着的心,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得到漂亮的结果。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我们要以结果为导向,全力以赴,坚持、坚持、再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