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人咋这么会赚钱(3)

  含泪揭秘温州有钱人的真相
  
  周末看了一个电影,叫做《杀手十三》。说的是一个代号十三的杀手如何倒霉的故事。片中很多人都曾经戳着他的刺青说:十三,很不吉利喔。而我在电子客票机上鬼使神差的选了一个十三排的座位号后,脑中就电光石火的闪了一下子:不会我此行也很倒霉吧?
  
  不幸的是我这趟倒霉的温州之行就从十三排座位拉开了序幕。先是飞机晚点,好不容易登机了又在跑道上磨蹭了半天才起飞,满飞机的温州土包子,还有两个七八岁的小土包子在比谁去过的欧洲国家多,那情景象我表妹小时候很骄傲的背CCTV天气预报上的省会城市。
  
  温州的气温要比上海高出好几度。原本凉爽的初秋天气在我落地后变得闷热,我打了个电话给接机的人,被告知司机们都出去了,请我坐机场大巴再打车。
  
  隐怒。司机是可以提前安排的,有事出去不过说明了他们没将我这个公司代表放在眼里。好在大巴也很方便,一路观光到终点站,再打车。出租车司机们基本听到我报的地名就扬长而去,后来还是二话不说先坐上车再报地名才算成行,我已经满脸大汗。
  
  客户是做皮鞋的,这是温州的招牌行当。工厂就在中国鞋都内,康奈皮鞋厂的对面,有整个一栋楼当厂房,楼下是宿舍,楼上是办公地点。安排我住员工宿舍,理由是"沟通方便"。这个时候接待人员才姗姗来迟,说先带我去看看宿舍。看了宿舍我便楞在当下,有句话叫做"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就可以形容我当时的心情。朋友都说我定力好,换了她们直接晕倒。
  
  接待人笑嘻嘻的说:条件艰苦了一点。我本打算微笑着说还好还好,但最终张了张嘴没说出口,如果那样我会因为自己明显的虚伪而鄙视自己。刚把箱子放下,接待人说,我们现在上去见老板吧。我微笑说好。
  
  雷老板跟我同岁,据说上海有十几套别墅。他们早就开玩笑,说雷老板很雷,要我做好准备。跟领导说话我从来就不怵,而我的心情此刻不能算好,于是基本上都是雷老板屈尊找话题,我只是把他当成一个小男孩。
  
  略谈了一会,时候已经不早,于是去他们的食堂吃饭。食堂我也不想多描述,改日上图,眼见着到处飞舞的苍蝇,只有一张桌子上的菜是罩了菜罩的,那是雷老板的小灶。小灶饭菜还算可口,我此时已自动降低我的生活标准。
  
  饭后,热心的客户邀我去男生宿舍座谈,一个女孩推开门,任我涵养功夫再好,也无法控制自己"哇"了一声。里面一个男生顿时羞红了脸出去,剩下的大笑。沾着石灰的地上,脏衣服,拖鞋,烟头,空的饮料瓶随意散落,充满了后现代的颓废感。
  
  坐了一会,他们提议带我走走,我一眼就看到了--现代化的洋房后是碧波荡漾的豪华泳池,隔壁还有一个高档网球场,我激动的说:我们去游泳吧!小童(陪我的小女孩)有些尴尬的说:那是老板私人的……我又被雷在当下,到了温州,我方意识到何谓资本家与劳动人民的差距。
  
  温州人的商业头脑
  
  温州商人是一群神秘部落,他们往往能从没有市场处找出市场,从鲜为人知的边缘经济的夹缝中杀出一条血路。温州人的成功,得益于他们特有的创业风格和经营手段。
  
  天下没有不敢去的地方温州老板无论在哪里都能创业,都能很快在当地扎根、发芽直至开花、结果。李方源是温州颇有名气的印刷设备经销商,去年他移师南京,欲占领南京网印设备市场。公司到了南京,但怎么开展业务呢?李方源展示了温州老板经商的"套路",先是摸清一大批在南京经商的温州人的下落,然后挨门逐户地拜托他们为其承揽一点业务,拉开一张有几百户的"老乡网"。同时,他利用全国个私企业工作会议在温州召开的机会,在会场上结识了不少南京商客,尤其是与本行业有关的客户,然后在南京招兵买马。多年前"温州货"质量低劣的负面影响在南京人心目中烙印很深,产品推销举步维艰。李方源艰苦寻觅、耐心等待,机会终于来了。在全国印刷材料展销会上,他请专家介绍他的产品,并给企业免费使用。这么一试,国内企业都知道他的产品不错,上门推销容易多了。一传十,十传百,到了今天,他的公司在南京的信誉已很好了,基本上不用上门推销,坐在家里就有客商慕名而来递上订单。公司也开始赚钱了,整个过程不到一年,李方源就在南京站住了脚。
  
  温州人能吃苦,比如出门买不上火车票就可以躺在人家座位底下。
  
  "适应人家的要求,我们才能生存、才能赚钱。"浙江温州商城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林这样说。他在杭州边上的富阳农民城里建了一座温州商城,从设计施工到产业规划,"每天都想怎么才能适合杭州人、富阳人的要求,适应当地经济特点和发展方向。"
  
  有了这种适应能力,温州的产品具备了竞争实力。时间可以准时,款式可以按要求不走样,价格可以最低,低到令人难以相信。但问题就出在这"低得令人难以相信"的价格上,因为价低而又质优是有限度的,一旦低于这个限度,在别处一般是不会接受订货的。但温州人没有让客户失望的习惯,再说到了家门口的生意放跑了,在自己是失败,在别人是笑话。最终,七八元钱一双的"礼拜鞋"满足了鞋商的要求。
  
  或许,绝大多数温州人对达尔文及其"适者生存"理论并无知晓,不过,他们却以自己的实践向人们显示出了温州人精神的实质:适者生存。
  
  运动战和阵地战交替使用
  
  温州人多地少,他们只能向外拓展,不断寻找一个个新的生存空间。也因此,温州商人在全国散布最广,南至三亚,北到漠河,西抵拉萨,东临青岛,到处可见温州人的踪迹。最初他们以手工为主要的谋生手段,如理发、补鞋、裁缝,一个个游兵散勇燕子般地南来北往。后来,他们发现各地时常会出台一些扶持政策,纷纷开辟新的商场或商品集散地。每到这时,游兵散勇们就聚到了一起,出谋出钱出力,一定要在竞标中拔得头筹。也因此,在全国很多城乡都有以温州人为主的商场或商品一条街。有的一个企业在全国各地设立了很多分公司、分销点、办事处,将温州人的商品意识传达给当地,辐射到周边。目前,在巴西、南非、欧洲、美洲都出现了新的温州人经商的网点。
  
  温州人的攻伐之术的特点是:集中强大"兵力"攻下一座"城堡",而后从家乡搬来很多愿意经商的"兵勇",安营扎寨守住阵地,除非是市场衰落,否则绝不后撤。可以说,这是运动战和阵地战的巧妙结合。
  
  不在一棵树上吊死
  
  温州老板有个特点:年轻、头脑活,能准确地进行市场定位,而且决不在一棵树上吊死。见到什么市场前景好,认准了立即调转枪口投资。举凡服装、皮衣、皮件、建材、陶瓷、灯具、印刷、电器等等,一个温州老板在他的投资生涯中可以涉足数个不同的领域。现在的温州老板没有不敢投资的行业,只要能带来利益,没有不敢去投资的地方。
  
  叶世光是1995年到南京投资的,当时看重的是南京众多的人才以及南京人的厚道,但投资什么心中无数。他注意到当时南京的饮食、休闲很火爆,便多次去消费,了解他们的消费结构。与此同时,他看中南京城南闹市区夫子庙一幢在建的高楼,并多次与该楼发展商洽谈租赁事宜。但最终他还是放弃了这个行业,因为他感到消费热点不一定是投资热点,往往市场越火,投资越要谨慎,恰恰是在需求和市场的空档和矛盾中发现新的经济生长点。就在他想开办公司租房子时,他注意到当时南京办公房难租到,价格也高。于是,他决定投资数千万元开发中低档的商务中心。这一招果然击中市场要害,他的诺亚商务中心建成后,由于市场定位准确,一经招商,立即吸引了许多中小公司认同入住,几年来,出租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与此相对应的是,目前南京大量高档写字楼因为租金太贵而闲置。
您也许感兴趣
家纺品牌
业界动态
创业指导
经营宝典
个人消费
家纺网   |   切换至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