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鳄”争雄时代的小店独特经营方案

  当财雄势大的大商家以种种现代经营方式在零售业市场占市掠地,小店铺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了。投小本开小店这条谋生致富路还是得通吗?在实力对比悬殊的市场争夺战中,小店铺怎样继续在零售市场占一席之地并得以发展?
  
  开间小店,夫妻俩拍档,父子兵上阵——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多少渴望发家致富的普通人,选择了这种小本经营的创业模式。
  
  小店确实已圆了许多人的致富梦,无数个体小老板,就是靠经营一爿小店,发了财,买了楼。今日的不少富豪大亨,奠定其基业的第一桶金,也是从小店的小本经营中掘取。
  
  小店经营本小利薄,但因为经营的商品大多是人们生活的日常所需,因而一般风险小,顾客不绝,生意不愁。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小老板群中有这么一个说法:办一间零售小店,就等于开了间家庭小银行,守住它不怕钱不来。
  
  如今,这种感觉已淡去,生意场中更容易听到的是小老板们“生意难做”的叹息。越是商业经济发达的地方,这种叹息越普遍、越沉重。
  
  是零售市场格局的变化,把小店经营逼向了艰难的境地——实力雄厚的大商家纷纷以购物中心或大型“超级市场”的现代经营方式大举攻城掠地,小店铺的市场空间越来越狭窄了。以商业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广州为例,新世纪伊始,便驶进了香港“百佳”、台湾“好又多”、上海“世纪联华”等商业零售巨舰。加上早已在此占领了码头站稳了脚跟的“万客隆”、“岛内价”、日本的“吉之岛”等大型连锁超市,零售市场呈现出逐渐被超级市场主导的趋势。当地的商业巨擘也不甘示弱,“广百”、“南大”、“新大新”等“土生土长”的商业零售集团,也同举“超市”这面旗,奋起竞争,不仅在集团本部的商场实行开放售货的超市方式,还以同样的形式占点布网搞连锁大办分店。零售市场上,是商业大鳄争雄战火浓。
  
  大鳄之侧,小鱼难得安生。小本经营的零售小店铺,在这大鳄争雄的时代生意一落千丈。对小店威胁最大的是超市式大卖场。这种从海外引进的现代销售形式,本身已具备很大优势:规模宏大,商品品种齐全,消费涵盖面大,价格优惠,购物舒适方便,服务手段周到。更何况使用这种经营方式的大鳄们,本身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和信誉,在企业形象和品牌方面的优势,更是小店铺无法比拟。
  
  大鳄逐鹿零售市场各显其招:每日特价,送货上门,特设巴士免费接送顾客,将各种娱乐和服务项目引入商场……连大排档式的餐饮,也在一些综合购物中心和大型超市里出现。顾客进一趟超市,想要的商品都有了,用不着买吃的跑食品店,买用的跑百货店,买穿戴的跑服装店……
  
  如此态势之下,零售市场的顾客,不仅仅是被大型超市“分流”了,简直就是被吸引走了。小店铺还能在市场这个大锅里分到多少羹?
  
  笔者曾先后到广州芳村区走过几趟。这里的花地湾和长达三、四公里的芳村大道,小店铺连片密集。这里尽管远离市场中心区,缺乏高密度的人流,但在以前,这些小店的生意还是相当红火。自从“广百”、“万客隆”、“岛内价”在此设了分店或超市,小店中那些经营百货日杂生意的已风光不再,顾客稀稀落落,有的更是门可罗雀。尚能保持往日景况的,除了肉莱市场大多是那些经营粥粉面的小食店,笔者看到,有的小店贴张“旺铺转让”的招纸已关门大吉。
  
  大鳄争雄,不独小店铺“生意难做”,就是一些有相当规模的超市,也日子难捱。在天河区某处,一条路上先后出现过四家较大的超市,不到两年,便倒闭了两家,其中有一家的寿命不到一岁。
  
  即使只剩下两家超市,附近卖百货日杂的小商铺还是生意日见式微,连该地段的肉莱市场也受到冲击而减少了—半摊档,因为,这两家超市都有经营果莱、家禽、肉类和生鲜水产品的项目,还有盘菜和烧烤熟食品,肉菜市场往日的顾客群体,被这两家超市拉走了好大一批。
  
  小店铺生意越来越难做的状况并非仅止广州一地。全国许多地方的小本经营者皆有如此感觉。这当然有办店经商的人越来越多,造成网点趋向饱和,消费分流、顾客分流等其他原因,但商业大鳄们恃强势分割市场争夺市场份额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诸如上海世纪联华等商业大鳄们,用雄心锁定的目标岂止是大都市,他们的目光已罩住了全中国。上海世纪联华早已宜称,所有年均国民收入超过3000元/人的地方,都值得其考虑去开办超市。在中国的土地上,只要是具备商业价值的地域,都免不了要燃起各路英豪争夺市场的烽烟,即使是商业经济相对落后的大西北,大鳄进入争雄都是迟早要发生的事。
  
  于是,在商业零售市场出现大鳄争雄的当今时代,人们有理由担心:商业竞争,足以强者通吃为必然结果吗?小本经营的小店铺还有多大的立足之地?想发家致富的普通人,还能走通这条创业路吗?
  
  本文从观点、思路、实例方面分析,通过对现在部分小店面对困境后采取的独特成功经营方式的采访,详细展示了现在小店的独特生存方式方法及绝招秘笈。
  
  这些小店铺经营者通过施展商业谋略,采取措施,灵活开展经营,让普通小店焕发出新的活力,取得了可观的效益,而且总体成本降低,利润上升了,值得所有小本投资开店者一看,从中获得有益的直接帮助。
  
  观点:在商业的汪洋中,永远有小鱼生活
  
  群雄竞逐商业零售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商业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营销手段越来越普遍地使用,也是无可阻挡的市场大势。然而,小店铺在大鳄争雄的态势下痛苦呻吟,艰难度日,甚至经营难以为继,不得不关门倒闭,只是当今零售市场一方面的情景,与这种情景并存的却有另一种现象。
  
  在小店铺大吹淡风的广州市,有不少规模很小的店铺照样客如流水,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市内的状元坊是一条长百余米、宽仅三米多的内街,街两旁全是一间紧挨一间的门面小店。较大的店场,也被分隔成一个个一、二米见方的小店档。这条内街的外头,就是大小商店云集的人民路。往东三个街口,是座落着“新大新”、“广百”等商业宝隹大店的北京路商业中心;西面则直通以荔湾广场为中心的上、下九商业区。处于商业群雄的夹峙之中,状元坊小店铺群的生意似乎并没有受多大影响,照样是顾客如鲫,货如轮转。尤其是节假日的购物人流若按经营场地的面积比率计算,绝对可以和“天河城”一类的大型综合购物中心比肩。
  
  看看外国的现象——
  
  美国是世界头号经济大国,也是称雄世界的商业王国。美国零售业的发达程度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拥有大小零售店150多万间,年销售额高达3万亿美元。美国这样的商业大国,其零售业可谓高度规模化、集约化,商界大鳄称雄的程度远远高于中国,连锁店在美国零售业中已占据霸主地位。即使如此,美国最大的50家零售连锁店,也只控制了零售市场份额的l/5。小店铺在美国仍有相当大的经营天地,在150多万零售店中,小型店的数量占了73%。
  
  这种现象有点像海洋中的鱼类生态,尽管大鱼们可以横行霸道,但海中的小鱼永远比大鱼多。因为海洋有深广的空间、不同的水层,名种各样的鱼类都可以在适合的水层中找到自己的生存位置。
  
  以上国内外现象可以给我们提供这样的判断:商业大鳄们可以在商品零售市场占据主导性地位,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但不可能拥有市场的全部;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小店铺,也不会在大鳄们的强势压迫下被“斩尽杀绝”。这个判断有市场经济规律支撑。
  
  决定一种经营方式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是消费需求。人类需求的消费服务是多层次、多种类的。形成不同需求的原因,有经济能力的差异,观念喜好的差异,消费时段的差异消费区位的差异等等。在零售行业,无论是强势经营体还是弱势经营体,也无论是何种经营服务方式,都不可能完全满足这些不同的需求,这就给市场留下经营服务的空隙甚至盲点。只要有市场空隙在,就有小店铺的生存发展之地。
  
  还是以美国为例。美国之所以保持着为数如此之多的小型店铺,一是市场需要多元化的服务,二是小店铺的经营能适应消费者的多元化服务需求。
  
  美国城市的街区角落、郊区和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出入口,是小型店铺的天下,这是适应了消费的区位需求;美国的小型店铺,都喜欢用开架销售的小超市形式来经营,以适应消费者的购物习惯:美国的小型店铺不与大型购物中心争夺高档消费者和大宗购物者,他们的经营目标对象瞄准两种人——作为随机消费者的过客和中低档收入的家庭,这是适应了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美国的小型店铺中,有的较专营化,如专售家用电器,专售家居装饰材料、器具等,有的较多元化经营,既卖百货日杂,也售报纸杂志,这是为了适应消费者的不同消费目的。
  
  美国零售业小型店铺的经营业态同时又给了我们更深一层的启示:在商业大鳄争雄时代,零售小商铺虽有生存的空间,但要活得好,关键是怎样去经营。正如在自然界的生物链中,弱势生物之所以可以与强势生物共存,是因为弱势生物各有各的独特生存办法。
  思路:与鳄共舞
  
  在商业大鳄争雄的当今时代,零售小商铺不可能躲开残酷的竞争。要想活下去,活得好,唯有面对强者,与“鳄”共舞:它有它的强势,我有我的路数;它使它的术,我出我的招。
  
  如何共舞?无非是扬长避短,张优抑劣。这是商业竞争中一个永恒的基本原则思路。
  
  短与长,优与劣,一经对比就分明。
  
  商业大鳄们经营的大卖场,当然优势彰显。首先是其实力和形象支撑起的品牌号召力,“大商家二信誉”这样的公众心理引发顾客的趋向效应。商品类别多,品种齐全而且具备价格优势;购物环境好,附带服务多;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进行宣传、商业炒作和使用各种促销手段。大卖场的最大功能优势是适合消费者大宗购物和在休闲时间浏览购物,但对零星购物或随机购物的消费者来说,到大卖场去就不如到就近的小商铺便捷。
  
  小商铺最突出的优势除了便利,就是交易方式灵活,可讲价、可拆零,有的还可赊帐。最突出的劣势是商品的种类、服务环境等无法和大卖场相比,消费者对其信誉、商品质量的信赖度不及大商家大卖场。
  
  小商铺与“鳄”共舞,就要针对双方的优劣势,采取适当的措施、手段。
  
  有两条思路可供选择。
  
  其一,投靠大树好乘凉,走加盟连锁之路。
  
  即把自己的小店通过加盟方式成为大商家大卖场的连锁店。这样,既可发挥小店铺已有的优势,又有大商家“罩”着,分享其优势。
  
  成为连锁店最大的好处是可享用大商家、大卖场的声誉、形象、品牌、经营理念等无形资产,接受统一的供货和经营管理,免了被大商家大卖场“压迫”之虑。在美国,许多小本经营者都是用这种方式,把自己的小店融进商业大鳄的势力范围,求得在市场中的立足和发展之地。美国零售业中95%的销售额,是由各种各样的连锁店创造的。这些连锁店,就包括原先独立经营,后来加盟的那些小店铺。
  
  在中国的广州,一些小店铺也走通了这条路。比如,广州有百余家打着某大报业集团统一招牌经营书刊、文化用品的小店。这些店其实就是通过加盟连锁,成为该报业集团的旗下店,这些小店既有独立自主的经营权,又享受到该业集团提供的种种好处,尤其是该报业集团的品牌声誉带来的市场效应。
  
  走这条路还有其他灵活的方式。广州有许多街边和社区小卖店,是“燕塘牛奶专卖点”。其实,这些店卖的货品何止“燕塘牛奶’一种!但是,因为燕塘牛奶在广州市路人皆知,品牌商誉很高,争取成为“燕塘牛奶专卖点”的小店铺,不仅因售卖这种系列奶制品而获利,同时也借其品牌声誉吸引来顾客,使小店其他商品的销售效果也得以提高。
  
  其二.采用适当的经营战略和灵活多变的战术,独自为战。
  
  走加盟连锁之路受各种客观因素限制,并非一厢情愿便可实现,往往是可遇不可求。所以,小本经营者投资小店铺还是以立足独自为战较为现实。
  
  小店铺要在与大鳄共舞中求得发展空间,首先要充分考虑自身条件,经营战略和经营策略定位合适。
  
  在市场竞争中,商业企业有三种基本战略可以选择:一是成本领先战略,二是差异化战略,三是目标集聚战略。
  
  根据小商铺与大商家、大卖场的优劣势对比,小商铺很难在价格、商品品种数量和服务手段上和大商家、大卖场全面地进行正面竞争,因此,一般来说,选择目标聚集战略较为合适。
  
  目标聚集战略就是选择一个细分的目标市场,集中力量服务于某一特定目标,深入把握消费需求,在这个目标市场,把产品或服务经营好。
  
  标市场包括地域市场和行业市场。地域市场主要考虑占领哪一种区域,行业市场主要考虑经营哪种项目。特定的服务目标,是指以什么人为主要服务对象。
  
  经营策略定位指通过什么手法或特色来吸引目标消费者。
  
  为避开与大商家,大卖场的正面竞争,小店铺选择小街小巷或居民社区作为地域市场,以街坊熟客或随机购物者为目标对象较为合适。若选择商业中心区办店,则要在经营项目上针对大商家、大卖场的不足之处拾遗补缺,或针对特定目标对象突出服务特色。
  
  目标市场、目标对象的选择和经营策略定位得当,小商铺即使与大商家、大卖场为邻,也未必就生意难做。广州某条街上有两家超市,超市都设有点心专柜。有一家人,偏偏就在这两家超市中间地段开了家包子店。按理说,这两家超市是这一区域市场的“霸主”,但这家包子店的生意奇好。奥妙在于,这家人看准了超市的弱点:每天早上八时后才开门营业,这时,学生早已上课,上班族也已坐进了办公室,超市的点心柜台,无法满足这些人的早餐需求。于是,这家人就以这些要赶早出门的人为目标对象,每天早晨6时便供应包子,以即蒸即卖,品种多样(有咸、甜两味,肉、菜、豆沙多种馅)为特色,把他们变成了自己的长期顾客。
  
  与‘鳄’共舞,小店铺经营者还可施展商业谋略,采用各种方法灵活开展经营。
  
  其一,乘新经营形式之机,施展寄生战术。如今一些大卖场或购物中心,并非所有的经营项目或柜台都由开办的商家直接经营。如点心、熟食、水产品等货品销售,有些是划出地段或柜台,货架等,以招商方式引进个体户自带货品租赁经营,由商场统一管理,统一收货款,统一为顾客提供服务。小本经营者可利用这种机会,把自己的小店“搬”进大卖场,谓之“寄生经营”。用这一战术,虽名义上没有了自己的店号,但实际上还是自己的生意,还享用了大商家的信誉、管理、服务等资源,不是独得其利,起码也是双赢。
  
  其二,借大商场之势进行同场销售。选择超市、大商场的公用地方,租下一块来设点设档经营。这种办法和寄生战术不同之处是经营者保持了店号、经营的独立性,卖货、收钱、顾客服务都是独立完成。好处是可借大超市、大商场之势,同时分享它们的客流。
  
  其三,发挥“船小好掉头”之优,灵活专营或季节性主题经营。专营就是选定一种经营项目,以它为主打经营。季节性主题经营即视季节消费需求特点,重点或专营时令商品。比如:夏季专卖各种消夏系列商品,冬季专卖防寒系列用品,各个节日专卖各种应节货品等。
  
  其四,针对不同消费需求,开展多元经营、特色经营。如,卖百货同时卖日杂、报刊,各种电话卡、充值卡、网卡,提供复印、传真、代灌煤气服务等。又如针对新潮一族顾客的时尚消费需求,提供自己选料、选样、动手设计制作,或来样、来料加工服务等。
  
  其五,采用效仿战术,拿来“大鳄”长技为我所用。大商家、大卖场有些行之有效的经营竞争手法,小店铺也可以克隆过来,根据具体情况在经营中使用。如直供进货、仓储式销售可降低进货成本、方便顾客,小商铺也可以通过各种公关手段,打通直供渠道,也可效仿敞开货架的仓储销售方式;大超市有“每日特价”,小商铺也可每天推出数种特价货品;大超市有会员制,小商铺也可学样制发会员卡,以优惠方式吸引固定顾客,或按顾客购物的数量给予批量折扣等。
  
  其六,注目小处,提供连带服务。大超市有送货上门、免费用车接送顾客等连带服务。小商铺不具备接送顾客的实力和条件,但送货上门可想法办到。特别要盯住一些小服务,如代客包装、分装货品,商品的功能互补搭配,半成品加工等,要为顾客想得更周全,做得更周到。
  
  其七,以“大”之矛,击其盾,乘特价之机套购。大商家、大卖场的“每日特价”,是用低于进货价之价格出售数种商品。此招其商业用意有二,一为体现价格优势,以此作为市场竞争之“矛”,使在价格上欠优势的对手难有回手之力:二为以此吸引顾客,作保护自己客流的“盾”。小商铺乘此之机,套购“每日特价”之商品,储存以日后按正常价格出售,可降低进货成本,有“以子之矛击子之盾”之妙。此招似乎有点“损”,但并不违法,况且商战无情,“兵不厌诈”亦当然。
  
  其八,传统店售方式和新潮网售方式并行。做生意历来有行商和坐贾之说。坐贾指固定店售,行商则云游四方做流动生意。传统上,坐贾和行商很少并行,因为难以兼顾。现代网络技术,催生了网上销售,可视为新潮之行商方式,小本经营者亦可拿起这个新式经营武器。在坐镇小店铺做生意的同时,在互联网站上设一个销售网页,将商品目录、价格打上去进行展销。网售的效果,有先行者证实不错。若行此法,等于一个店铺做了两头生意,销售额提高了,而综合经营成本率却可降低。
  实例:成功“舞技”个例
  
  之一:综合策划,“小”与“大”共赢
  
  某市一大型社区内有一家小超市,经营场地约50平方米。该社区有居民约2000户,这家小超市有此消费群,生意—直不错。自从社区附近有家大型超市xx福开张后,小超市的生意一落千丈,变得“门前冷落车马稀”。小超市的老板A面临“生死抉择”——是关门停业还是重新策划经营之法,在与大超市的竞争中求得生存,继续发展?
  
  A老板选择了后者。
  
  他请来经营高手,为小店今后的经营出谋划策。
  
  经实地考察,认真分析市场、顾客、环境等经营条件及自身与对方的优劣势对比,取得如下共识:小超市的市场目标对象仍然完全针对本社区居民,经营策略定位于“便利”。这样,就有别于XX福大超市。因以xx福的规模,它单靠2000户居民的消费,是无法维持规模经营的,它必然还得面向社区外的顾客群,其经营策略必然还得定位于大宗购物。所以,小超市选择上述市场目标对象和策略定位,突出“方便性”。便与xx福有了明显区别,避开厂正面竞争,以独特的经营特色,与XX福互为补充,共享社区零售市场。
  
  有了明确的策略定位,高手们就为老板作出经营策划:第一,集中优势资源,将“便利”做到极致。
  
  该小超市在购物距离上已拥有了便利性,小区居民只需步行就能到达商店,因此,突出“便利”的对策是利用对方的弱点和针对自己的不足采取强化措施。
  
  1.突出时间的便利性:XX福大超市营业时间一般是在8:00-23:00之间,小超市要做到一天24小时、一周七天营业,可以让顾客在任何需要时都能购买到所需商品,即使深夜突发急病,也能买到急需药品。
  
  2.强化商品的便利性:小超市出售的商品由于营业面积的限制不可能太多,但应包括基本日常用品,商品应是广而窄的组合,种类较多,但选择性较少,每种商品或许只有一两个畅销品牌。
  
  3.提高拿取的便利性:商品陈列位置要一目了然,在布局上体现方便消费者拿取的方便性,考虑到儿童、老人等拿取商品的便利性。
  
  4.体现交易的便利性:在店内设有电子收款机,员工操作熟练,不会出现排队等候现象,使顾客购物花费的时间短。必要时放置微波炉,方便顾客热面包和牛奶。
  
  第二,开展别具特色的服务项目,以差异化创造比较优势
  
  由于该小超市拥有xx福超市无法比拟的优势——与顾客的亲密度和迅速应变的能力,所以可通过创意加强顾客忠诚度,也可以提供对方所没有的更个性化、更细心、更有人情味的服务,来赢得社区居民的好感,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这些服务包括以下几大类:
  
  1.电讯有关服务:包括各类电话卡、手机充值卡、补换S1H卡及提供手机充电等;
  
  2.互联网相关服务:上网卡、游戏点数卡及网站点数卡;
  
  3.票务卡类服务:包括体育彩票、彩票投注卡、各类演唱会、展览会门票以及停车卡等;
  
  4.代收报名服务:代办各类培训的报名手续;
  
  5.订购礼品服务:代订考试教材、潮流用品、礼品等;
  
  6.送货上门服务:根据不同区域的顾客需要,提供送货上门服务;
  
  7.传统便民服务:出售报纸、杂志、邮票、复印、传真等;
  
  8.缴费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电话费、水电费、煤气费等缴费服务。
  
  A老板根据这一综合策划,一一实施,很快,该小超市又重现顾客盈门的景象。
  
  之二:以特色致胜,状元坊出小店“状元”
  
  本专题提到的广州状元坊,确为当今零售业市场的——大奇景。
  
  奇—:该处的经营环境欠佳,但客流特旺,生意红火。这里的小店铺群,按其经营面积来计算单位营业收入,绝对不会逊色于“天河城”、“广百”等大卖场。
  
  奇二:这里卖的并非人们生活中的主流消费品,都是杂七杂八的小商品,但所有的小店档,都能货畅如流。
  
  有人说,状元坊的小店档群尽出小店经营“状元”。
  
  状元坊小店档群经营的成功诀窍何在?答曰:特色。
  
  状元坊将市场目标对象明确锁定于“新新人类”,即生活追逐“另类”时尚,敢于张杨个性,敢于尝试一些还未被大多数人接受的事物,因而被人视为“另类”人群的当今新潮青少年。
  
  状元坊小店铺群经营的内容,都完全针对这个“另类”特殊群体的消费习惯、喜好需求。销售的货品都是各类生活小商品,如文具、饰物、玩具、化妆品、服装、宠物、书籍杂志、图画卡片等。但是,他们选择的货品,都带有明显的时尚特色:新颖、怪异、奇特。如经营的卡通商品,其形象特别怪异,光“流氓兔”就有几十种相关产品:经营的饰物,可从头戴到脚,款式要多时尚有多时尚;经营的玩具,其创意、功能与造型常常是给人以意想不到的奇,像会流鼻涕、能大小便的洋娃娃等;经营的学生用品,诸如背包、饭盒、文具袋、眼镜盒、旅行洗漱袋、卡套等,外观包装都十分新奇,颜色也是“新新人类”喜爱的流行色,还印上时下走俏的各种卡通偶象……
  
  在经营手法上也针对“新新人类”的个性追求及消费能力。一些商品的销售,尤其是饰物,采“DIY”销售法(意为自己动于做、自助),让顾客自选料,自搭配、自制作,以迎合他们的个性追求。
  
  状元坊小店铺的货品,走的是短、平、快路子。售价绝对比街外的店铺便宜,经营的货品多是“短命”的时尚流行品,一般只流行一、两星期,经营者对商品快选、快进、快出,小量进货,一般两三天就更换新货。
  
  这些综合特色,使状元坊成了新潮一族搜寻新潮货、追求新潮享受的胜地。(关于状元坊特色经营的详尽情况,请参阅本刊2002年第6期之“特别策划”二《把握另类“时尚”好发财》)
  
  之三:借“大”一块宝地,小生意做火
  
  在大卖场或大型购物中心的公用地方,租一方位置,经营自己的小买卖,亦能有丰厚收入。
  
  阿琴专营小食品,主打产品两种:缽仔糕和蛋卷。以前在外租个小铺面经营,生意也过得去,但客流不多,利润不理想。
  
  有一处大型商业中心落成,首层进驻了一个知名度很高的大型超市,开张后顾客如潮。阿琴也作了回浏览客,见该超市吃、穿、用等各式货品齐全,还有熟食大排档进驻,但偏没有她拿手的缽仔糕和蛋卷。顾客中有带小孩而来的,小孩好零食,吵着要吃超市中的冰淇淋、嗟喱糕等是常事。阿琴见超市人口处的地厅十分宽阔,是进超市的顾客必经之地,于是有了主意。
  
  她和商业中心的业主单位联系,在地厅租了2平方米的地方,摆上食品车和制作蛋卷的小机器,挂上招牌,便开张了一个专卖缽仔糕和蛋卷的小档。
  
  缽仔糕在家里制作好,有十余种品种,装进食品车摆卖,蛋卷用电热蛋卷机现场即做即卖。
  
  阿琴此举,借了大超市的知名度及客流旺势,生意果然比在外独自开铺旺得多。
  
  阿琴的生意启发了另一位做零碎小商品生意的小姐。她也学阿琴的样子,租了地厅一角,设个档柜卖手机套、手机绳、头饰、耳坠、手链等小商品,兼营电话充值卡等。大超市可谓商品齐全,偏偏就缺了此类“小杂碎”,这位小姐的小生意拾遗补缺,又借了超市大势,小生意也一如阿琴的见旺。
  
  之四:大笪地店档巧玩“低价法”
  
  广州西关有个“大笪地商场”,说是商场,其实是无数小店档的集合。这里的小店档经营的是穿戴类、床上用品类、家庭日用类文具类等小商品。
  
  这里的商品品种繁多,款色也不乏新潮时髦,但有一现象令人称奇:价格特低。比如,色和样及包装都不错的锦纶或尼龙丝袜,开口价10元5双,若有耐心讲价,10元买6双7双也可能;一打装的塑料杆嗟喱笔,开价15元/盒,讲讲价12元可成交,平均l元1支;外面商店卖10多元1条的毛巾,这里七、八元甚至更低价就能买到;五花八门的女士时尚内衣,卖价一般也是相当于市面上的七、八成甚至一半的价;时尚的T恤、女士的膝盖裤,用料和款式都不差,每款10多元有交易。
  
  “大笪地”的经营之道就是大打价格牌,这里的店档吸引了大量爱精打细算的家庭主妇和那些既追慕时尚但荷包又不够胀的年青人。
  
  大笪地店档的商品为何能显示价格优势?奥秘是这里的小本经营者的来货许多是从生产厂家直供,基本无中间环节。这些直供货来源有两种情况,一是生产厂家自行生产的,生产出来后销售渠道不畅,于是低价清货。另一种情况是,生产厂家按一些批发大户的订单要求生产出产品后,客户分批提货。按订单生产的产量大都是流行的时货,货头一般好销价高,货尾有时会出现滞销价跌现象。订货的经销商往往已在货头中大赚了一笔,遇到货尾滞销时,觉得花时间、精力去继续销售不化算,就会委托厂家低价一次性处理掉货尾。大笪地的小本经营者掌握了生产厂家与大批量经销商之间的交易规律,就专寻“扫货尾”的机会,弄到既时尚又便宜的货。
  
  有些商业嗅觉更灵敏的档主,善于发现和把握潮流,自行设计出新潮货品式样,直接找一些造价低廉的小厂商按样生产,其进货成本又下降了一截,更有充足的底气打“价格牌”了。
您也许感兴趣
家纺品牌
业界动态
创业指导
经营宝典
个人消费
家纺网   |   切换至电脑版